管中窺豹
晉代書法名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幼年時在學塾裡讀書,被一位同學批評他不懂得樗蒲之戲(樗蒲是古時博戲的一種),說他的學識不夠,像一個人站在豹子的身邊,用一條空心的管子來窺看,只能看見豹子身上的一些斑紋,看不見豹子的全身一樣。這個故事後來變成為「管中窺豹」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學識少,所見所聞都不夠豐富的人,和「坐井觀天」一樣的意思。
這是很切當的比喻,因為管子的口徑小,而又貼近者豹子的身體,所以只能夠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些斑紋;假如在看過豹子後,以為一塊小小的斑紋便是豹子的全貌,這是非常可笑的。在民間傳說中,也有類似的故事:有一個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以為大象的形狀如一條柱子,這不是和「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一樣可笑嗎?
不學無術的人,往往只知道一點點就以為知道很多,這種態度是非常要不得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這句成語來比喻,例如:有人學習一種專門的學問或技術,經過若干時候已略知皮毛,而他卻以為自己已經學習成功,盡知其中奧秘,若有人對某件事情,只明白了其中一部分,他卻以為自己已經完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都可以說是「管中窺豹」。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年級 *
班級 *
座號 *
1 「管中窺豹」和下列哪句成語相反?
20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 王羲之是晉代的?
20 points
Clear selection
3 瞎子摸大象,摸到大象的哪裡就以為大象如柱子?
20 points
Clear selection
4 本文中被同學批評學識不夠的人是王羲之的誰?
20 points
Clear selection
5 用管子貼近豹子,只看見豹子的什麼便認為是豹子的全貌?
20 points
Clear selection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