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臺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形成02傳統文化的展現(選擇01)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累積與傳承,舉凡語言、文字、生活習慣或宗教信仰等,都是重要的資產。傳統文化隨著先民從原鄉來到臺灣,經過時空的轉變,原有的風俗民情、禮俗及飲食等,都展現出更加多元的面貌。

1. 擂茶是客家人的傳統飲食,也是待客的美味佳餚。
2. 清朝時期已有藍染這項工藝技術,是臺灣傳統的染布方式。
3. 每到廟裡祀奉的神明生日時,便有隆重盛大的廟會慶祝儀式,是對神明的謝意。這項傳統延續到今日。

宗教信仰
    臺灣漢人的信仰大多是由先民引進,例如:保生大帝、開漳聖王與三山國王等。另外,人們也信奉保佑渡海順利的媽祖,以及開墾時能健康平安的王爺、土地公。
1.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 ,醫術高超,是泉州人的主要保護神。
2. 宜蘭縣壯圍鄉開漳聖王廟。傳說因唐朝陳元光開發漳州有功,當地人視之為保護神。
3. 高雄市美濃區的三山國王廟是當地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4. 臺南市南鯤鯓代天府是全臺規模最大的五府千歲(王爺信仰)信仰中心之一。

生命禮俗
    人的一生往往會歷經出生、成年、結婚到死亡等重要階段。面對這些歷程,先民會藉助信仰,透過各種用品或儀式,祈求平安順利。
    不同的族群和宗教信仰,各種禮俗、儀式也不同,例如:漢人小孩滿周歲時有「抓周」活動、未成年時「掛平安符」、十六歲時舉行成年禮等;阿美族少年則必須通過長跑、爬竿等成年禮俗的考驗,證明自己已具備勇氣與勇敢,並藉此感念祖先賜予力量。

1. 滿周歲時,父母將象徵各種行業的物品放入米篩裡,由孩子自由拿取。以簡單有趣的方式預測未來職業,也當作父母教育孩子的參考。
2. 每年七夕,臺南市開隆宮為十六歲青少年舉辦成年禮。青少年鑽出「七娘媽」亭後,表示即將展開另一階段新的人生。
3. 花蓮縣吉安鄉的阿美族成年禮有許多訓練課程,體能考驗是其中一項。

    結婚,通常被當作長大成人的象徵,也具有傳承家族責任的意義。嫁娶的過程中,每個族群都各有特色。
    漢人的婚禮習俗中,有祭拜祖先、討喜、拜別父母等儀式。其中之一的討喜闖關活動,新郎在迎娶時需要通過考驗,才能手持捧花迎接新娘;而原住民族的婚禮也各有特色。例如﹕排灣族的新郎在迎娶過程裡,有盪秋千以及背新娘的活動,表示婚後新郎有能力擔負家庭重任,夫妻生活甜甜蜜蜜。

4. 拜別父母,有新娘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新郎感謝岳父母教養出優秀女兒的意思。
5. 盪秋千盪得愈高,象徵夫妻愛情愈堅定,受到族人愈多的祝福。
6. 背新娘是新郎體力充沛的象徵,也表示有能力照顧家庭。

民以食為天
    為了餬口求生,飲食在我們的文化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早期先民們因開墾的艱辛與設施環境不夠完善的關係,食物的取得以及保存並不容易。為了不造成浪費,發展出各種保存食物的方法,如醃製及晒乾等。
    在各種節慶時,也都以團圓聚餐、分享食物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傳統延續至今。

1. 民眾動手醃製蔬菜,體驗早期先民的飲食生活。
2. 農民正在曝晒芥 菜,準備製成傳統小菜。
3. 除夕是漢人重要的傳統節日,除了有祭祖活動,也會全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

    從傳統飲食當中,我們大致能了解早期先民的生活背景與環境特色。原住民族的飲食大多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結合,靠近山林的以摘取野菜及獵捕的動物為食材;靠海的則以魚類與栽種的米食為主。
    客家族群居住地區多為丘陵或山地,基於食物取得不易與惜福的生活觀念,「鹹」、「
香」、「肥」是傳統特色;居住環境較為靠海的閩南漳、泉族群,則以口味清淡、酸甜、不膩的海產聞名。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與健康概念的推廣,各個族群飲食文化在不斷創新、改良下,逐漸塑造出臺灣飲食新印象。

4. 打獵是早期原住民族重要的維生方式之一。
5. 小米是原住民族傳統主食,搗小米則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 為了易於保存、補充體力與增加食欲,客家菜餚有著重油、重鹹的特色。
7. 「清蒸」是漳、泉居民烹煮海產時常見的方式。

傳統的婚禮習俗
    結婚是人生大事,在傳統重視家族團結的臺灣社會,所有的家族成員,甚至鄰里朋友都會一起感染、分享到這股喜悅的氣氛。在結婚
儀式中,有許多祝福或避除災厄的象徵意義。
    例如:新娘離開家門進入禮車(在古代是轎子)或下車進入夫家時,媒人會用一個繪有太極八卦的米篩遮住新娘蓋頭上方。這是因為
「太極」符號在傳統文化中有「生生不息」的含意,「篩」的閩南語發音又和「胎」同音,也是祈求生命綿延繁盛。
    另外,新娘在結婚禮車離開娘家時,將一把紙扇子或舊衣服從禮車拋出,代表新娘對娘家離情依依的心情。到夫家時,也會有男方家族的人捧著水果「請新娘下轎」,除了柑橘或蘋果可能蘊含的「吉利平安」祝福,這儀式在古代可能是為了保護新娘平安進入夫家,讓婚禮進行順利。
    進入房屋前,還有踩破瓦片與過小火爐的儀式。踩破瓦片是為了祈求平安、破除厄運。過火爐則是因為爐中的生炭和閩南語的「生湠」(生長蔓延)同音,有開枝散葉、薪火相傳的意涵。
    在結婚儀式中,新娘新郎會一起吃碗甜湯圓,期待能甜甜蜜蜜的開始他們的婚姻與家庭生活呵!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年級 *
8 points
班級 *
8 points
座號 *
9 points
1.苗栗 白沙屯 拱天宮每年都會前往雲林 北港 朝天宮進香,但進香的路線及神轎行程均不固定,必須擲筊才能決定路線,成為臺灣民間信仰中的一大特色,其供奉的主神有「天上聖母」之稱,能保佑漁民出海的平安。請問文中所述是什麼神明?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平埔族希望透過溪水的洗禮,祈求嬰兒長大。這個儀式稱為什麼?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3.巴賴是一位排灣族兒童,關於他對部落的敘述,何者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4.關於移民來臺 漢人的宗教信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5.為什麼先民需要利用醃製及日晒的方式保存食物?下列哪一項說法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6.關於早期原住民族的飲食特色及文化,哪一項敘述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7.什麼食物是客家人的傳統美食,也是宴客的好飲品?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8.過年時長輩們聊天,感嘆著和現代的年輕人難以溝通,因為長輩們常用的詞彙,年輕人聽不懂;年輕人掛在嘴邊的流行用語,長輩們也聽不懂。請問下列有關這種改變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9.在泰雅族的部落中,打獵回來的獵物會如何處理?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1.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累積與傳承,下列選項中屬於文化範圍的是什麼?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2.對排灣族來說,他們在分享文化上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3.下列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4.我們現今使用的國語語詞,與 30 年前相較已經有些不同之處,下列哪一項應該不是造成改變的原因?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5.志明到圖書館查閱有關傳統飲食與族群的關係,下列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6.媽祖成為臺灣各地普遍的信仰對象,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7.先民冒險渡過臺灣海峽來臺灣,也帶來了原鄉信仰的神明。下列哪一個不屬於 漢人原鄉信仰的神明?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8.臺南市的開隆宮在每年的什麼時候為青少年舉行成年禮?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19.小忍去參觀蜜餞工廠時,看見廠裡一甕甕的缸子裡正醃製著甜蜜蜜的梅子,老闆還說,他們生產的甜甘梅可是放置一年都不會壞呢!請你推想這是什麼原因?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0.萱萱查閱家族族譜時,發現她們家族原來是從廣東移民而來的客家人,而她們的原鄉保護神應該是誰?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1.大菁是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藍靛素,是北部地區開發時最早的經濟作物之一,從清朝時起開始用來染布。由上面的敘述可知大菁的用途是什麼?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2.漢人常在某些節慶時,要散居各地的家人回來團圓、聚餐。下列哪一個節日不是傳統的漢人家族團聚的日子?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3.小芝到蘭嶼旅行時看到當地居民正在晒飛魚乾,便拍下了下面這張照片,請問當地居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3 points
Captionless Image
Clear selection
24.泰雅族的互助、共享文化表現在許多方面,下列哪一項不是?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25.有一個族群是以小米為主食,我們可以推測這應該是哪一個族群?
3 points
Clear selection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