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會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 位於新界粉嶺的聯和市場,是一幢建於1951年富有歷史價值的三級歷史建築。它曾經是新界最大的露天市集,是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心。市場於 2002 年結業,在發展局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活化為 「路德會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於2024年向公眾開放。
這個活化項目旨在重塑聯和市場的趁墟文化,並向公眾展示它過往的歷史功能,同時推廣本地農產品,彰顯新界城鄉共融的特色。在保留原有建築布局和特色的同時,也融合了新元素,以滿足現今社區的需求。市場內設有社區小店,同時規劃多元化的教育及文化活動,傳承聯和市場的歷史使命。
在這次導覽活動中,將分為兩個部分:(上午場) TOKYOBIKE城鄉導賞團 🚴 及 (下午場) 「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建築導賞團。
(上午場) TOKYO BIKE 城鄉導賞團 🚴
由香港建築中心董事建築師蔡杰宏及受過專業訓練的單車導賞員先帶大家踏上單車,騎乘日系單車TOKYO
BIKE,探索粉嶺及鄰近地區,沿途發掘更多城鄉融合的點點滴滴。在親身體驗粉嶺的社區配套及文化的同時,更可從社區角度切入了解「路德會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的社區定位。
日期|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時間|上午09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
集合地點|聯和趁墟菜市集側門入口外(詢問處旁)新界粉嶺聯和墟聯和道51號
費用|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HK$450/位;非會員 HK$550/位 (*成人與小童同價)
名額|15位,滿額即止,香港建築中心之會員可享優先權參與是次活動
[報名方法]
👉🏻 於 2024年8月30日前 填妥網上表格(https://forms.gle/A1Wkesf63qiJFbqk6);
👉🏻 電郵至 info@archicentre.hk;
👉🏻 致電 2805 7146 與本中心職員以確認參加
📌 本導賞團適合18歲或以上人士參與。參加者請自行評估個人健康狀況,並確認能安全騎行單車。(兩輪單車,車款:Tokyo
Bike)
📌 費用已包括TOKYO BIKE城鄉導賞、租借Tokyo
Bike,頭盔及保險
📌 導賞團進行期間,參加者必須時刻戴上專用的單車頭盔,保障騎行過程中的安全。
📌 參加者如在導賞團期間刻意損壞由路德會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有限公司提供之單車、頭盔或其他配件,協辦方將保留追究之權利。
(下午場) 「路德會聯和趁墟 - 城鄉生活館」建築導賞團 🚶🏻
在粉嶺聯和市場的活化項目過程當中涉及了不同單位的配合及努力才能打造現時的「路德會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的新面貌,可見在保留大部分建築師莫若燦的早期現代主義風格設計元素,同時需要調整內部結構以符合現行法例,想必有不少取捨及平衝的考量。
由負責活化歷史建築項目的 MATTER 開物設計建築師曾本治及香港建築中心董事建築師蔡杰宏,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女士以及香港建築中心主席建築師梅詩華帶領大家由活化項目背後的精彩故事,至建築團隊實行當中遇到的挑戰及完成後落實的展覽區域如何呈現聯和市場的趁墟文化。
日期|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集合地點|聯和趁墟菜市集側門入口外(詢問處旁)新界粉嶺聯和墟聯和道51號
費用|香港建築中心會員 HK$250/位;非會員 HK$350/位 (*成人與小童同價)
名額|30位,滿額即止,香港建築中心之會員可享優先權參與是次活動
[ 講者及導賞專家 ]
🔸 建築師曾本治 Ar. Benjamin TSANG
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 曾本治擁有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香港註冊建築師, 及香港政府認可人士(建築師)等專業資格, 並為2011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青年建築師獎得主。執業以來,曾本治在各類型公共及商業建築項目均擁有多年經驗。曾參與設計及管理多個重要項目,並屢獲殊榮。曾本治現為開物設計總監,並專注於歷史建築保育, 公共空間, 教育設施及安老住屋等項目。
🔸 建築師蔡杰宏 Ar. CHOI
香港註冊建築師,HOUR25聯合創辦人,香港建築中心董事(2023-2025)。
🔸 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女士 Ms. Wendy NG
吳韻怡為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 (HKICON) 專業會員及Docomomo Hong Kong 會員,參與許多歷史建築保育項目,包括學術研究、保育工程、詮釋及保育政策等。研究重點主要涵蓋西式建築及唐樓,近年更專注現代建築,如北角皇都戲院。吳韻怡亦一直致力於向公眾推廣歷史建築保育。吳韻怡現為Revival Heritage Consultants Limited 總監及HKICON
會長。
🔸 建築師梅詩華 Ar. Sarah MUI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建築師梅詩華(Sarah)相信設計能夠發起行動、創造改變,因而致力把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融入協力創作當中,連繫大眾與社區空間,建立社區的凝聚力。其設計範疇包括公共空間、社會設計及跨界別創意策略。
由Sarah主理的工作室致力透過創意思維連繫商業、公共事業界別及社區,設計項目包括促進跨代共融的屯門兆禧閣遊玩空間。其藝術創作擅長反思人和空間的關係,包括在香港藝術館《行行重行行》的「共感共生」橫跨室內外的藝術作品。
[ 報名方法 ]
👉🏻 於 2024年 9 月 2 日前 填妥網上表格(https://forms.gle/A1Wkesf63qiJFbqk6);
👉🏻 電郵至 info@archicentre.hk;
👉🏻 致電 2805 7146 與本中心職員以確認參加
📌 已成功登記的參加者,將於報名後接獲確認電郵。請確保所提交之電郵地址準確無誤,並自行查收,需要時請留意垃圾郵件箱。
📌 除本中心宣佈取消是次活動外,所有已繳付之費用將不獲退還或轉讓。
📌 活動期間所拍攝的照片及影片或會於我們的網站、社交媒體、刊物、宣傳材料發放作宣傳用途 。
📌 本中心保留是次活動的最終決定權,任何有關活動的臨時改動或消息,將以本中心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