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日本統治下的臺灣01日本政府如何殖民統治臺灣?(是非02)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年級 *
班級 *
座號 *
21.   帝國戰敗後,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從此以後的五十年,臺灣澎湖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
5 points
22.   「育正生活於治時期,他從事的工作包含交通管制、逮捕犯人、調查戶口等,雖然辛苦,但因為有他與同事們的存在,臺灣社會的治安愈來愈穩定。」從以上敘述得知,育正應該是一名警察。 *
5 points
23.   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經濟政策下成為了「糖業王國」,但因為糖廠會以不合理的低價收購甘蔗,導致許多臺灣蔗農的生活依然辛苦 *
5 points
24.   帝國在西元 1895 年割讓臺灣澎湖日本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後,西元 1945 年,戰敗的日本臺灣澎湖轉交中華民國政府治理。在這段殖民期間,臺灣人民雖然受到許多壓迫,但臺灣社會卻也在日本人的統治下變得更加現代化,並奠定了許多發展基礎 *
5 points
25.   在日本人的統治下,臺灣社會的稻米、蔗糖產量節節上升,而死亡率則是逐漸下降,這代表臺灣人皆過著富有且美好的生活。 *
5 points
26.   南志信臺灣首位原住民西醫,他不僅推動衛生教育、指導族人開發,還辦理山地醫師培訓,提升原住民族社會的醫療資源。 *
5 points
27.   皇民化運動的推動讓許多臺灣人民願意前往中國東南亞等地方為日本作戰,但也因此造成無數臺灣人民死亡 *
5 points
28.   須通過總督府審查才能獲得的「國語家庭」認證,是指家庭成員在家裡都使用閩南語交談,對臺灣文化非常熟悉 *
5 points
29.   日本在統治臺灣時期興建了許多基礎交通建設,例如開闢阿里山鐵路、擴建基隆港高雄港 *
5 points
30.   日本殖民臺灣時,對當地進行資源掠奪和經濟控制,例如強制徵收土地和實施專賣制度,使得原住民族與人都受到壓迫 *
5 points
31.   治時期的臺灣兒童只能就讀小學校,不能跟日本人一起上學 *
5 points
32.   治時期,日本兒童就讀的學校往往有最好的設備與師資,且臺灣學生不論如何努力,往後也無方法成為知識分子 *
5 points
33.   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是因為日本中國在西元 1937 年發生戰爭,總督府希望臺灣人能效忠日本並參與戰爭 *
5 points
34.   「當時如果沒有□□制度,我們就不用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了。但是如果沒有□□的管控,臺灣社會大概會亂成一團,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接受被日本人統治的事實。」昱婷聽爺爺講完這段話,推測所謂的□□指的應該是警察。 *
5 points
35.   治時期推動各項政策,包含規定家戶每年都要定期大清潔、在都市興建自來水系統等,這些措施卻導致臺灣人民的死亡率逐漸增加 *
5 points
36.   總督府鼓勵日本企業來臺灣設立糖廠,並引進新式機器提高製糖效率,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所有臺灣農民的收入,讓他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 *
5 points
37.   生活在治時期的爺爺如果平日想抽菸,隨時可以去家附近的雜貨店購買香菸 *
5 points
38.   治時期,總督府臺灣最高的統治機關,並以臺灣總督為首長,掌握行政、立法與軍事等權力 *
5 points

39.   透過在臺灣實施新式教育,教導日本文化、語言等方式,可以漸漸增加臺灣人對日本的認同感。也因此在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許多臺灣人更改成日本姓名,在家用語交談,甚至願意為日本上戰場作戰。

*
5 points
40.   治時期規定樟腦、菸、酒等物品,都只能由總督府指定的機關販售 *
5 points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