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緣由
在臺北市政府宣佈保存延平北路二段上臺北市現存最古老的「平樂人行陸橋」(太平國小人行陸橋)滿十週年的今天,卻驚悉臺北市政府新工處已計畫於民國115年拆除這座人行陸橋,實在令人震驚不已。
▍呼籲保存原因:
1.守護大稻埕人的共同回憶---陸橋的歷史意義與保存價值!
在103年12月2日的新聞中,市政府曾明確表示:「陸橋雖已超過使用年限,但因是全市第1座陸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決定不拆,並會與文化局研商補強及保存方案。」這座陸橋不僅是早期都市交通建設的象徵,更承載了許多市民的共同回憶,因此當時的決策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同年12月31日,於北市工新維字第10372472000號「本市太平國小人行陸橋、圓山人行地下道保留及文化融合座談會」的會議紀錄中,詳細記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建議,針對太平國小人行陸橋及圓山人行地下道是否指定或登錄為文化資產部分,新工處應彙整地方歷史文化資料,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及第15條相關規定向文化局提出申請。文化資產鑑定小組將進行實地會勘,並將結果送交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評估。」此外,會議結論中明確指出:「經本次座談會各與會單位討論結果,太平國小人行陸橋及圓山人行地下道確有保存必要,本處將納入104年度預算,優先辦理改善並加強維護管理。」這一結論為陸橋的保存工作奠定了基礎。
2.過往我們的努力--設計創新與活化的嘗試
在104年,太平國小校友會為了活化該人行陸橋,向文化局提出了「點亮太平町(點亮太平天橋)」的設計案,並成功入選「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項目。該案以創新設計手法結合歷史文化,為陸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最終圓滿完成結案,獲得各界讚譽。
陸橋的修復與重生
105年,新工處依據上述設計案對平樂人行陸橋進行了全面補強,並進行去漆處理,使其恢復至民國57年的原貌。同時,還特別安裝了燈光設備,讓這座陸橋以復舊如新的面貌重新呈現在市民面前,成為一座兼具歷史價值與現代美感的人行陸橋。
3.管理不善導致缺乏良好保存
然而,這座曾經煥然一新的陸橋,卻因後續管理不善而逐漸失去了當初的光彩。新工處在後續未能妥善安排進行清潔與維護工作,導致平樂人行陸橋又逐漸變髒。文化局方面亦未對該保存案進行持續追踪與管理,使得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陸橋缺乏良好保存,在各局處缺乏橫向連結的狀態下,竟然成為被新工處安排計劃拆除的人行陸橋之一。
▍最終的命運:計劃拆除
最終,這座曾被賦予厚望的陸橋竟被新工處列入計劃拆除的陸橋名單之一,令人不勝唏噓。
臺北市政府將因此拆除全市歷史最悠久的人行陸橋,這座見證無數歲月的地標即將從市民眼前消失,留下的只有回憶與無盡惆悵,令人不勝唏噓。
我們強烈呼籲文化局依據103年12月31日北市工新維字第10372472000號會議紀錄,持續推動平樂人行陸橋的保存工作,並將該人行陸橋指定為文化資產。同時,建議在修繕完成後,由街區單位進行認養,讓平樂人行陸橋成為臺北市大稻埕的重要歷史象徵與人文記憶的珍貴寶庫。
▍發起單位:(持續增加中)
怡裕貿易有限公司(天橋捐贈者游俊成家族)
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校友會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小校友會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里辦公室
大橋頭文藝街區發展協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至善堂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
瓦豆WEDO Lighting
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