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戰.禁區.原居民:殖民地新界史讀書會系列】報名表格
新界的殖民地時代,比九龍和港島都短,但其所包含的地域,則要廣闊得多。一般討論香港殖民地歷史,往往都集中關注市區部分的發展,或者是以「市區本位」的視角來敘述。新界在二十世紀的發展軌跡與「市區」有很大的差異,以至出現了很多在「市區」看不到的議題,值得一一仔細思考和討論。這系列一連五次讀書會,由1899年的新界六日戰爭打頭陣,講到新界的官民關係、城鄉發展、身份認同以及邊境禁區等議題,閱讀五本新界研究的重要作品。

日期|2022/5/13、5/27、6/10、6/24、7/8(逢星期五)
時間|8:00pm - 9:30pm
地點|界限書店(旺角彌敦道580G號彌敦中心10樓04室)
嘉賓|香港古事記
費用|可每場報名,一場費用$50;可報名參加整個系列,費用$200(全日制學生半價)

/////

1) 「總督卜力平定新界之亂,統一香港」:1899年六日戰爭

日期:5/13
書目:夏思義,林立偉譯,《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
主題:新界六日戰爭(第三至六章)、戰爭記憶(第八章)

簡介:
官方史觀將新界六日戰爭定義為鄉民反抗英國管治,彰顯中華民族意志的行動,但從香港人的角度,又應該如何理解這場戰爭?村民為什麼要打,怎樣打,為什麼打完後又迅速與政府和好?新界到底如何成為香港的一部分?

/////

2)「自示之後,爾等照常安居樂業」:殖民地與新界

日期:5/27
書目:許舒,林立偉譯,《新界百年史》,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主題:新界的治理(第二章)、集體官契(第三章)、新界的開發(第七、八章)

簡介:
大家都知道,新界在成為香港一部分之後,發展的軌跡與香港島和九龍完全不一樣,後者是「市區」,而前者則是「鄉郊」。箇中原因,自然與政府的治理方法和新界本身的社會結構有關。新界的官民關係、社會組織和建設發展在九十九年間有什麼變化?

/////

3)「想發財到金山,想死要去荃灣」:漁農業沒落與新市鎮興起

日期:6/10
書目:蔡思行,《戰後新界發展史》,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
主題:新界漁農業(第三章)、新市鎮(第四章)

簡介:
雖然新界給人「郊外」的印象,但現實中今天住在新界的人口比「市區」為多。政府在七十年代發展多個新市鎮,大量開發土地,同時漁農業也逐漸式微。莫講人,連牛也不再擁有農村生活。究竟新界的社會形態經歷了什麼,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

4) 天生我材必有丁屋:原居民與身份認同

日期:6/24
書目:薛鳳旋、鄺智文,《新界鄉議局史:由租借地到一國兩制》,香港:三聯書店,2011年。
主題:鄉議局與新界政治(第四章)、丁屋政策(第五章)、原居民身份認同 (第六章)

簡介:
講起新界的爭議,總是離不開「原居民」和「丁屋」,一方堅持這是「傳統權益」,另一方認為這是「特權」。究竟為什麼要有丁屋政策?原居民這個身分從何而來?這個群體在「香港人」之中應該處於什麼位置?

/////

5) 禁區培育:東方柏林圍牆的興衰

日期:7/8
書目:阮志,《入境問禁:香港邊境禁區史》,香港:三聯書店,2014年。
主題:禁區的設立 (第二章)、禁區生活(第四、五章)、冷戰與邊境(第七章)

簡介:
在強調「融合」的時代,可能已經沒有太多人記得香港和中國之間,曾經有過戒備森嚴的邊境禁區。如果香港是冷戰前線,這個禁區地帶就更是前線中的最前線,甚至是武裝衝突的現場。但同一時間,卻仍有為數不少的村民若無其事地生活在這「最前線」之中。

/////

查詢|
界限書店
Tel / Signal / Whatsapp: 5765 7196
IG: Boundary.bookstore
Facebook: Boundary.bookstore

備註|此活動只限會員參與,為私人活動,請填下列表格成為一日會員參與活動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姓名 *
電話號碼(將用作聯絡及登記成為一日會員) *
電郵 *
讀書會報名 *
Required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