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傳統」的復振及其與象雄歷史文化的關係再思考
亞洲佛教與文明系列講座之五

亞洲佛教與文明的交會,在佛教起源地的南亞與內亞交界留下許多輝煌的遺產。在本系列的第2場演講時,我們就跟隨古正美老師翻越喜馬拉雅山到了印度西北部與阿富汗之間的貴霜王朝,了解了犍陀羅造像與建國信仰的關係。本次演講為亞洲佛教與文明的地6場演講,我們將跟隨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的劉堉珊助理教授,再次前往喜馬拉雅地區,看看源自該區域的苯教與象雄文明又會呈現哪些與低海拔地區佛教與文明之特色。

 劉堉珊老師長期投入印度流亡藏人社群中的苯教信仰研究,除了關注流亡與離散人群之外,對於喜馬拉雅地區多元宗教交會現象也投注許多心力。苯教(Bon)又被當代信仰者稱為「雍仲苯」(Yungdrung Bon),與「藏傳佛教」最為人熟知的四大支派─寧瑪、薩迦、葛舉與格魯,在教義內容與儀軌表現上呈現高度相似性,但卻有相當不同的起源與傳承論述。早在1950-60年代流亡印度前,苯、佛的僧侶對於彼此教派的源起與教義傳承,已經有許多分岐且近乎衝突的詮釋。
直到今天,不僅苯教與佛教的僧侶之間,對於「苯教」是什麼、苯教與佛教的關係,還存在許多不同意見,即便西方研究苯教與佛教的學者對於苯教的起源、苯與佛之間的差異及兩者的關係,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與理論。苯、佛之間既相似又有差別的特色,不但使許多近代的研究者,難以將苯教簡單歸入以釋迦摩尼為信仰根基的「藏傳佛教」底下,兩者間高度的相似性,也在苯、佛僧侶間掀起教義經典的「正統」之爭。關於誰的教義經典更具原創性、誰的創教者較早出現等辯論,自第十、十一世紀起,就一直存在兩方僧侶間。對許多佛教僧侶而言,苯、佛今日的相似性,是苯教將佛教經典加以重新組織後的結果。然而,對苯教僧侶與信眾而言,苯教起源於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尤其與當時存在於青藏高原西部的象雄王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苯教與象雄的關係,在近代成為苯教僧侶詮釋其教派特色與重要性的核心。在苯、佛持續的競爭與論辯中,苯教僧侶試圖從苯教之於象雄王國如同佛教之於雅礱王朝的觀點,來解釋苯教的重要性,並強調苯教才是解開早期西藏文明(象雄王國)之謎的唯一鑰匙。

本次演講中,劉堉珊老師將從苯教的復振運動,來討論不同身份的苯教信仰者,如何表達他們認為自己傳統與象雄歷史的關聯性,以及苯教僧侶如何透過「傳統」的再現、經典詮釋與下一代的苯教知識教育,重新定義苯教在藏人文化、歷史與社會中的角色與位置。(部分摘自<印度流亡藏人苯教信仰者的邊緣化處境與生存策略>一文)


演講者:劉堉珊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主題:苯教「傳統」的復振及其與象雄歷史文化的關係再思考
+++++++++++++++++++
演講日期:11月11日週一
演講時間:下午14:00
演講地點:輔仁大學宜真學苑二樓博館所宜真空間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
+++++++++++++++++++
本次演講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報名喔!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Nex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