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元思書(01)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年級 *
班級 *
座號 *
1.    「荊州街子葛清,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陳至呼觀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記。反手指其札處,至『不是花中偏愛菊』,則有一人持杯臨菊叢。又『黃夾纈林寒有葉』,則指一樹,樹上掛纈,纈上花紋極細。凡刻三十餘首,體無完膚,陳至贊為『舍人行詩圖』也。」根據這段文字,下列關於葛清的敘述,何者正確?
注: ①黃夾纈林:林木盡成黃色。 ②纈:音ㄒㄧㄝˊ,印染花紋的絲織品。
*
4 points
2.   「金陵城北有湖,名園勝境,掩映如畫。一日,諸臣待漏1朝堂,語及林泉之事,坐間馮謐唐玄宗賀知章三百里鏡湖,曰:『予非敢望此,但賜後湖,亦暢予平生也。』吏部徐鉉怡聲而對曰:『主上尊賢待士,常恐不及,豈惜一後湖?所乏者知章爾。』大有慚色。」(注:1. 待漏:古群臣聽漏刻入朝,後用以比喻將入朝時。)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4 points
3.   「山翠繞湖,容態百逞,獨春朝最佳。或霧截山腰,或霞橫樹梢。或淡煙隱隱,搖盪晴暉;或巒氣浮浮,掩映曙色。峰含旭日,明媚高張;風散溪雲,林皋1爽朗。更見遙岑2迥3抹柔藍,遠岫4忽生濕翠,變幻天呈,頃刻萬狀。奈此景時值酣夢,恐市門未易知也。」關於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1.皋:水邊的低地。2.岑:小而高的山。3.迥:遠。4.岫:峰巒
*
4 points
4. 「鳩摩羅什願凡所宣譯傳流後世,每云:『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以歌嘆為貴。改梵為漢,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也。』」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符合鳩摩羅什對譯經的看法?  *
4 points
5.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初猶騎行石齒間,旁皆大松,曲者如蓋,直者如幢,立者如人,臥者如虯。松下草間有泉,沮洳伏見1,墮石井,鏘然而鳴。松間藤數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鳥,黑如鴝鵒,赤冠長喙,俯而啄,磔然有聲。」關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4 points
Captionless Image
6. 「夫山之異於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眾者哉!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為名山,諸公為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下列敘述何者與這段文字中的觀點最接近?  *
4 points
7. 關於與宋元思書一文在記敘手法上的說明,何者正確?  *
4 points
8. 下列文句所描述的文學體裁,何者對應正確?  *
4 points
9. 下列文句「 」中的字,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
4 points
10. 與宋元思書中有許多四字句,請問何者和「奇山異水」的語詞結構相同?  *
4 points
11. 與宋元思書一文中,下列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的閒情?  *
4 points
12. 與宋元思書一文中,寫景最具動感的句子為下列何者?  *
4 points
13. 「他自從在仕途上□□□□後,即顯出他的驕傲本性,看不起我們這些寒微時的朋友。」上句缺空處宜填入哪個詞語?  *
4 points
14. 下列何者能表達出「不能及時把握美好事物」的意思?  *
4 points
15. 「自烏來驅車經孝義,沿往桶后的產業道路前行,一路上林蔭蔽天,層巒疊翠,清流相隨,山鳥啁啾不絕於途,處處都透露著令人愉悅的靈動。」(劉川裕 山鳥啁啾:隱匿自然祕境的桶后溪)句中的「啁啾」為狀聲詞,形容鳥的叫聲。在此「啁啾」不可代換為下列何者?  *
4 points
16. 下列各項「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錯誤?  *
4 points
17. 「鳶飛戾天」即「鳶飛戾(於)天」,下列何句可在□加上「於」字,且「於」字意思相同?  *
4 points
18. 「近山識鳥音,近水知魚性。」下列何者最足以說明這兩句的涵義?  *
4 points
19. 根據與宋元思書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一句可得知,富春江的風景優美,引發人何種感覺?  *
4 points
20. 明人有言:「世路中人,或圖功名,或治生產,儘自正經。爭奈天地間好風月、好山水、好書籍,了不相涉,豈非枉卻一生。」這是什麼意思?  *
4 points
21. 下列「 」中的字義,何組相同?  *
4 points
22. 下列「 」中的字,何者音義全對?  *
4 points
23. 古人的名與字是互有關係,因字是根據名來取的。名與字的意思,有同義,也有反義,下列何者的名與字有反義關係?  *
4 points
24. 下列與宋元思書文句的分析,何者正確?  *
4 points
25. 古文中,「於」字常常被省略,如與宋元思書一文中的「鳶飛戾天」即「鳶飛戾於天」,請問下列何者加入「於」字其文意不變?  *
4 points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