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n'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so this file can't be opened. Enable and reload.
05兒時記趣01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 Indicates required question
年級
*
Choose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
班級
*
Choos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其他
座號
*
Choos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其他
1. 下列詩句所歌詠的對象,何者沒有出現在兒時記趣一文中?
*
4 points
每天高掛天空,照亮大地萬物,賦予我們溫暖,卻從不曾抱怨
只要饋我一口溫熱的施捨/我自會默默地離去
成群靈囿見清標,毛簇梅花色倍饒,食草飲泉鳴野谷,養茸修角臥山腰
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
2. 大雄想用道具來體驗兒時記趣的情境,不過他發現文中很多主詞「余」字被省略了。下列大雄為各文句加上主詞後,何者使用不恰當?
*
4 points
「余」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夏蚊成雷,「余」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余」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余」蓋一癩蝦蟆也
3.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兒時記趣一文強調用想像力去美化事物,以增加生活情趣。其文意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
*
4 points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說明有敏銳的觀察力,所以能觀察入微
「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說明作者有極好的視力
「蹲其身,使與臺齊」,因為身比臺高,所以要蹲下身體,以利觀賞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說明透過體察,讓想像變成自我強項
4. 三白想用一個詞語來詮釋兒時記趣一文中,主角的動作和狀態,下列何者詮釋錯誤?
*
4 points
「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靜觀自得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聲勢浩大
「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見義勇為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想事成
5. 陳小芸從兒時記趣一文中學到諸多成語,以下她的造句何者運用不正確?
*
4 points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只要細心觀察、體會,處處能感受大自然的「物外之趣」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其丈夫喜愛文學及金石蒐藏,兩人志趣相投,夫唱婦隨,「伉儷情深」,傳為千古美談
芊芊著迷於偵探小說,尤其對主角福爾摩斯「明察秋毫」的本領,佩服得五體投地
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生活重在體驗,如能時時親自「神遊其中」,即能獲得可貴的經驗
6. 宜蘭童玩節開辦,其中有一攤關於兒時記趣一文的有獎徵答,下列參賽者對此文的作法分析何者有誤?
*
4 points
林小全:作者在觀察事物時,常以純真而專注的態度,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
蔡小英:以「物外之趣」為綱領,以「明察秋毫」為觀察萬物的基本條件
陳小菊:作者童年的情趣似乎全建立在「聽覺」的體驗上,充滿童話色彩
林小賢:以「童年的情趣」為主題。所有的記敘,都是以這個主題發展而來
7. 小智是個靜不下來的孩子,若老師想讓他效法沈復培養靜態娛樂,在兒時記趣一文中,下列何者的描述最具有「靜態感」?
*
4 points
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8. 下列哪一段文字,最能展現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
4 points
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的人,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著簑,戴著笠的
9. 下列文句所用的描述筆法,何者的主觀想像成分最濃厚?
*
4 points
天冷了裝爐子,天熱了拆爐子﹔脫下棉袍,換上夾袍,脫下夾袍,穿上單袍:不過如此罷了
怯怜怜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鈴蘭與香草是歡喜的初聲
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隻小船,划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飄浮
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
10. 清 張潮 幽夢影:「雲映日而成(甲),泉掛巖而成(乙),所托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根據文意,請問(甲)、(乙)應分別填入下列何詞?
*
4 points
霞/瀑
山/川
靄/湖
林/雨
11. 徐志摩 想飛:「飛。人們原來都是會飛的。天使們有翅膀,會飛,我們初來時也有翅膀,會飛。我們最初來就是飛了來的,有的做完了事還是飛了去,他們是可羨慕的。但大多數人是忘了飛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長,再也飛不起來;有的翅膀叫膠水給膠住了,再也拉不開;有的羽毛叫人給修短了,( );有的拿背上一對翅膀上當鋪去典錢使,過了期再也贖不回……真的,我們一過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飛的本領。」根據這段文字,括號處填入下列何者?
*
4 points
像斷了線的風箏隨風擺動
像鴿子似的只會在地上跳
像蜻蜓似的只會在荷葉駐足
像蝴蝶似的在草地自由起舞
12. 某心理學家讓兩組學生看同一張人像,對第一組說:「他是罪大惡極的罪犯。」對第二組說:「他是一位藝術家。」而當他請學生描述照片中的人時,第一組學生說:「深陷的雙眼顯現出他充滿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在犯罪道路上頑強的決心。」第二組學生說:「深陷的雙眼顯現出他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證明他在藝術道路上堅強的鬥志。」這項實驗設計的目的,最可能是在印證下列何者?
*
4 points
看事情若先入為主,那判斷力將受影響
人若心存善念,則看任何事物皆是美好
邪惡罪犯往往是在藝術道路上受挫的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及看事情的角度
13. (甲)我們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短暫的過客(乙)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丙)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丁)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以上四句使用「譬喻法」修辭的有哪些?
*
4 points
甲丙丁
乙丙丁
甲乙丁
甲乙丙
14. 兒時記趣一文的「之」字用法,下列何者有誤?
*
4 points
項為「之」強──無義,助詞
使「之」沖煙飛鳴──指蚊子,代詞
觀「之」,興正濃──指二蟲相鬥之事,代詞
物外「之」趣──的,助詞
15. 下列「 」中的詞語,哪一項屬於諧音借義的用法?
*
4 points
他倆之間的爭執,由旁人看來根本是「微不足道」
那個重刑犯終於被依法槍決,真是「大快人心」
你必須「明察秋毫」,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他決心「存心找茶」,到茶行精挑細選買了一罐上等好茶
16. 茂伯在海腳七號一片暴紅之後,便常常來到老人公園的榕樹下,一邊彈著月琴一邊講述歇後語,表現「哇係國寶ㄋㄟ」的價值。某一天,被鄉民代表會主席糾正,說茂伯的歇後語解讀不正確,請問是下列哪一項?
*
4 points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鴕鳥政策──藏頭露尾
孫猴的臉──一成不變
對牛彈琴──不是知音
17. 下列各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不恰當?
*
4 points
一想到考試的日子近了,書還沒讀完,他就會「坐立不安」
經過多次的失敗,她已經「心灰意冷」了
看到自己的孩子發生意外,真是「心如止水」啊
她一聽到得獎,立刻「眉飛色舞」地告訴大家
18. 下列各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不恰當?
*
4 points
他打破了爸爸心愛的花瓶,爸爸知道了,一定會「大發雷霆」
回想剛才的車禍,還是令人「驚天動地」
機場擠滿了人群,「歡聲雷動」的歡迎歸來的英雄
看到作業被弟弟撕破,我忍不住「暴跳如雷」
19. 勇駿、江慧、喬嗯和拓栽四個人利用兒時記趣中的文句,做句子拉長的練習,請問下列哪一個人的造句文意不適當?
*
4 points
徐噴「之」以煙
神遊其「於」中
使「其」與臺齊
群鶴舞「於」空
20. 「臺灣的香蕉/(甲)千百年來/(乙)總在祈求――/(丙)是向天的佛手/(丁)救一救這福爾摩沙」,這首題目為「香蕉」的童詩,依照詩意,正確的順序應該是什麼?
*
4 points
丙甲乙丁
丁乙甲丙
乙甲丁丙
甲乙丙丁
21.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動句,下列哪一項相同?
*
4 points
為了你,全班一起受罪
小明的衣服為張三弄溼了
阿松很喜歡為同學服務
英英經常為善不欲人知
22. 「不似窗外燦爛星空,不如窗外亮麗彩霞/(甲)照得一室光亮/(乙)我只願/(丙)等候夜歸人/(丁)真心為妳守候」,這首題目為「燈」的童詩,依照詩意,正確的順序應該是什麼?
*
4 points
乙丁甲丙
丁乙甲丙
甲乙丙丁
乙甲丁丙
23.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的「空」字,其意思與下列哪一個「空」字相同?
*
4 points
事已如此,徒向蒼天「空」嘆又有何用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歌舞罷,人去樓「空」
皓月當「空」,遠山近樹,一覽無遺
24. 「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的「然」字,其用法與下列哪一個「然」字相同?
*
4 points
完全是個性所使「然」
快走!不「然」會有危險
我終於恍「然」大悟了
君子愛財,「然」必以其道得之
25. 下列文句中的「於」字,何者意思不解作「在」?
*
4 points
二蟲鬥「於」草間
驅之「於」別院
鶴唳「於」雲端
神遊「於」其中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
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