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出自《論語.憲問》篇,當中有一段針對謝恩報怨方法的論述:「或曰:『以德報怨,何如?』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文的意思是說,有人問孔子說:「不記仇恨,反倒以恩德來回報他人,你覺得怎麼樣?」孔子答說:「如果用恩惠來回報仇恨,那我們應該用什麼來回報對我們有恩德的人呢?不如用合於道理的正直態度對待仇恨,別人如果用恩德對待我們,我們也才同樣用恩德來回報他人。」

  從孔子的回答來看,他主張有人欺負自己的時候,不能傻呼呼的以恩德回報;該生氣的、該還擊的,還是要適當表現自己的情緒,畢竟我們是人不是神,只是千萬不可「以怨報怨」,會讓仇恨不斷循環。孔子的「以直報怨」是比較成熟的行為建議,如果一個人做了錯事,必須接受懲罰,才能有反省改正的機會;若是一味寬恕原諒這個人,他就會無法知道自己犯錯的地方,往後還會繼續危害社會,傷害更多的人。

  明朝年間,呂文懿公當宰相時,在路上遇見一個醉漢,這個人酒後對他任意辱罵,士兵把他抓了起來,公大發慈悲,說這個人喝醉了,不需要和他計較,於是寬宏大量把他放走。一年後,這個人又再度喝醉,不但在路上辱罵他人,還把那人打死,鬧出人命,自己也被判死罪。公得知以後十分後悔,他說:「假如當年他罵我的時候,我把他送到官衙治罪,給他一點小懲罰,會讓他有戒心,也不至於犯下這麼大的罪刑了。」應該要「以直報怨」的時候,公卻「以德報怨」,最後才會造成這樣「偏頗」的例子。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年級 *
班級 *
座號 *
1. 根據上文,下面哪一個成語所表現出的精神是可取的? *
33 points
2. 根據上文,公後悔放走醉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33 points
3. 根據上文,下面哪一個敘述正確? *
34 points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