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是如何影響我們:從藝術創作「物.生物」思考海洋廢棄物
       「物.生物」系列作品從自然環境中充斥著人造物遺留的殘骸,反思當代人類物質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講師企圖透過「物.生物」形塑的概念,思考人造物作為文明的一種假象。

      「物.生物」的物指的是人造物,是人造物逐漸成為生物的一種自然現象。2000年荷蘭大氣學家保羅·克魯岑提出人類世這個概念,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主因是18世紀末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影響。而夏威夷地質學家發現了人造物塑膠和天然物質熔融而結合後冷卻硬化的岩石,被命名為膠礫岩,足以證明人造物已經成為地球生態體系的一份子。

     「物.生物」所要呈現的是當代的環境思維,如今人類取代了上帝成為造物主,人造物已成為地球的一份子,這個新興物種努力演化出適應機制,在觸手可及的未來,它們將主宰整個地球的生態體系。在「物.生物」數位影像作品裡,可以看見人造物融入環境,逐漸成為生物或取代生物的一種生存行為。


主題:海廢是如何影響我們:從藝術創作「物.生物」思考海洋廢棄物

講師:張溥騰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聯絡窗口】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環境教育推廣小組
聯  絡  人 : 孫先生
連絡電話 : 089-381166#561
【講座時間】
2020年08月13日(四) 09:30 - 11:30 2小時
【講座地點】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1060會議室(95060臺東縣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
【人數限制】
50名
【報名時間】
即日起2020年08月10日止
【備註】
(1) 請報名學員由行政大廳進入(如下圖指引地圖所示),說明參加的活動後,上二樓至2058會議室。

(2) 課程活動準時開始,請於09:10~09:30之間報到。

(3) 康樂本館有提供飲水機,請報名學員自備環保水壺。

(4) 活動過程中,主辦方將拍攝照片作為教育推廣使用。

(5) 如該梯次活動因天候不佳則取消或延期活動。
姓名
性別
Clear selection
連絡電話(0972-XXX-XXX)
電子信箱
如有意願持續收到本單位優質的環境教育培力課程資訊,歡迎填寫電子郵件,將會收到第一手的訊息喔!
您所在的服務單位?
您所擔任的職位?
緊急聯絡人姓名/電話
環境教育時數登錄
講座活動全程參與者可登入環境教育2小時研習時數
Clear selection
身分證字號
環境教育時數登入使用 (若不需要環教時數則不用填寫)
從哪裡獲取報名相關訊息?
您對於此次講座有什麼期待?您的回答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