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與基隆:歷史與考古的對話
微學分課程「大航海時代與基隆:歷史與考古的對話」

授課教師︰謝艾倫、李毓中
學分數︰0.7

本課程包含一天演講課及一天實地踏查,以基隆和平島為中心,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十七至二十世紀北台灣的在世界史上角色的更迭,及多元族群互動歷程。從歷史學與考古學的雙重視角出發,增進學生對各種史料的了解與掌握能力。藉由實地走訪歷史現場,啟發歷史感,體會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性。

本課程限額15人,將於4月29日關閉表單。如超過15人,將在4月30日公佈獲選的同學。

由於本課程會到基隆進行走讀,將為同學投保,請務必填寫下方所有資料。

5/6(六) 線上課程 (共五小時課程)

 1.10:00-10:50大航海時代與台灣的浮現世界歷史舞台(李毓中)

 從大航海時代的緣起,探討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島」(Ilha Formosa)的相遇,以及漢人、日本人、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如何航線與臺灣島產生連結,進而讓臺灣浮現出世界史的歷史舞台。

 2.11:00-11:50 西班牙、荷蘭時期的雞籠(李毓中)

 探討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雞籠設立聖薩爾瓦多城,以及1642年荷蘭人將其逐出改以淡水為他們在北臺灣的主要據點,直至1662年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臺灣島的36年期間,雞籠人與西、荷因語言、文化的接觸,而在其社會風俗等面向產生的變化。

 3. 14:00-14:50 謝艾倫:和平島考古: 史前到大航海時代的轉折(謝艾倫)

 以和平島的考古發現為基礎,探討大航海時代之前島上住民千年的文化變遷與悠久的對外交流傳統,而後連接到大航海時代的相關發現,以諸聖教堂遺跡為中心與相關史料進行對話。

 4.15:00-15:50清至日治初期大雞籠社人的族群互動、生計與部落變遷(專題演講:鄭螢憶)

 探討清代大雞籠社原住民與後山交易活動變化,以及十八世紀以來社人如何與移墾島上的漳州漢民,產生海洋生計競合、田土租佃等關係,並形塑出從屬又分立的地方社會。

 5. 16:00-16:50 後大航海時代的考古現場(謝艾倫)

介紹、討論18-19世紀以及日治時期的和平島考古發現,由結構的互相疊壓、重複使用感受歷史的承先啟後,藉由近現代貼近生活的考古材料與當代基隆做連結。

 5/7 (日)基隆現場走讀 (共六個半小時課程)

8:00 – 9:30新竹清大光復校區正門出發

9:30 – 10:00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10:00 –12:00 八尺門水道/社寮東砲台

12:00- 13:00 午休/正濱漁港自由探索

13:00-17:00和平島C考古遺址—天后宮—和平島B(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發掘現場—社尾福德宮—社靈廟--社寮福德宮

17:00賦歸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學號 *
姓名 *
出生日期 *
MM
/
DD
/
YYYY
身份證號碼 *
E-mail *
電話號碼

*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