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n'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so this file can't be opened. Enable and reload.
113環保知識5051-5100題目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 Indicates required question
環保署於民國99年所成立之「亞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小組」,其設立目標為何?
*
2 points
蒐集亞洲地區土壤及地下水整治案例
研究亞洲地區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基金運用差異
邀請國外專業團隊協助我國整治土壤及地下水
發展我國成為亞洲地區土水污染整治技術交流中心
以臺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是以下哪一族?
*
2 points
卑南族
魯凱族
太魯閣族
排灣族
打耳季是哪一族原住民的重要祭典,目的係為祈求獵獲豐富,家族興旺?
*
2 points
布農族
阿美族
泰雅族
噶瑪蘭族
當土壤污染來源明確且達管制標準時,所在地的主管機關應公告該場址為以下何者?
*
2 points
整治場址
控制場址
查證場址
監測場址
光化測站主要目的是為監測何種污染物及其前驅物濃度?
*
2 points
臭氧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甲烷
臺灣原住民族中唯一沒有獵頭及紋身習俗,依賴捕魚及種植水芋的族群是下列何者?
*
2 points
達悟族
卑南族
魯凱族
賽夏族
臺灣原住民族中,哪一民族製陶粗礦、樸質,木雕規則而細膩,也是唯一有冶金工藝的民族?
*
2 points
魯凱族
達悟族
太魯閣族
布農族
下列何者為臺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
*
2 points
達悟族
泰雅族
阿美族
排灣族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中,下列哪一族的社會制度為平權社會?
*
2 points
布農族
泰雅族
魯凱族
排灣族
不少農民施行各式各樣的有機農法,消費者可透過以下何者方式判定?
*
2 points
農場內無雜草,植栽皆無蟲害
農場標語即顯示為有機農場,不需多加判定
農場乾淨,農舍漂亮
土壤中的蚯蚓、農地上的雜草
請問香蕉絲織布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哪一族獨有的特色?
*
2 points
凱達格蘭族
西拉雅族
馬卡道族
噶瑪蘭族
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我們稱為平埔族。請問下列哪一族屬於平埔族?
*
2 points
鄒族
賽夏族
邵族
噶瑪蘭族
哪一個原住民族以富有歷史意義的「水沙連」一名作為族名?
*
2 points
賽德克族
鄒族
邵族
布農族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中,何者早期婚姻模式採入贅婚?
*
2 points
達悟族
阿美族
太魯閣族
鄒族
工業空氣品質監測站主要設置於何處?
*
2 points
工業區正中心點
設置於交通流量頻繁處
工業區之盛行風下風處
工業區之盛行風上風處
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是哪一族?
*
2 points
賽夏族
阿美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有關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敘述,下列何者為真?
*
2 points
屬於亞非語系
清朝時被稱為高砂族
日治時期被稱為番族
1994年將山胞改為「原住民」
臺灣農地若受到低濃度的鋅污染,則公告之處理方法為下列何者?
*
2 points
土壤翻土稀釋法
客土法
土壤酸洗法
熱處理法
風景優美的達羅巴令湖流傳著巴冷公主的傳說故事,請問這是臺灣哪一個原住民族的文化歷史?
*
2 points
賽夏族
魯凱族
布農族
撒奇萊雅族
魯凱族的傳統服飾以圖騰傳說故事為花紋,通常與人文環境相關,下列何種花紋可在他們的服裝上看見?
*
2 points
青竹絲
錦蛇
眼鏡蛇
百步蛇
請問臺灣原住民族中,哪一個民族是以刀耕火種的方式農耕,先放火焚燒部落附近的林地,再將灰燼做為肥料,進而撥種等待收穫?
*
2 points
賽夏族
達悟族
阿美族
西拉雅族
樹皮衣是臺灣原住民中的哪一族,在舉行祈雨祭時,祭師以及獵人上山打獵時所穿著的服裝?
*
2 points
阿美族
太魯閣族
布農族
魯凱族
西拉雅族人若家中有人死亡,他們會將過世的人直立埋在地基之下,讓身體終歸塵土,請問這是哪種喪葬儀式?
*
2 points
室內直肢葬
室外屈肢葬
仰身直肢葬
側身直肢葬
為反映大尺度之空氣品質狀態,背景空氣品質監測站主要設置於何處?
*
2 points
無污染地區之盛行風上風區
污染地區之盛行風下風區
無污染地區之東側向陽處
污染地區之南邊
施用肥料是現代農業的「必要之惡」,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
2 points
肥料當然施越多越好,作物才能吸收更多營養長得更好
參考各作物的肥料推薦量,謹慎施用勿過量
肥料不需施用太多,有施就好
不需在特定時間施肥,有空閒時再施肥即可
17世紀開始,漢人為取得耕作所需土地,與平埔族群發生土地爭端,下列何者為當時清朝政府的政策?
*
2 points
成立原住民保護區
設置土牛、立碑禁止越界
強制平埔族與漢人混居以了解彼此
放火焚林禁止平埔族再生爭端
矮靈祭是臺灣哪一個原住民族的特色祭典?
*
2 points
卑南族
布農族
賽夏族
邵族
臭氧(O3)為一種二次污染物。其顏色為何?
*
2 points
粉紅色
紫色
淡藍色
咖啡色
重金屬污染土壤整治方法中,「土壤穩定化─固化」之做法為以下何者?
*
2 points
禁止使用受重金屬污染土壤
種植能吸受重金屬元素的植物
在土壤中添加固化劑,將土壤中有毒重金屬固定起來,阻止其在環境中擴散
使用化學溶劑將土壤污染物轉移到液體
居住在阿里山鄉山美村達那依谷的鄒族人,因下列何項行為成為環境永續保存的典範?
*
2 points
禁止販賣山豬肉香腸
臺灣黑熊復育成功
禁止阿里山小火車通行
鯝魚生態保育成效卓著
傳統賽夏族生計型態以何者為主?
*
2 points
狩獵
漁獵
農業
飼養採集
賽德克族的何項生活習性展現了永續利用資源的智慧?
*
2 points
禁食鹿肉
不捕撈幼魚
使用獸皮製作衣物
隨時間輪替獵區
在2014年臺灣地區原住民的人口分布概況資料中,哪個區域的原住民人口數佔原住民總人口數比例最高?
*
2 points
北部
東部
中部
南部
撒奇萊雅族是我國承認的第13個原住民族,其為哪一族的分支?
*
2 points
阿美族
卑南族
布農族
泰雅族
臺灣原住民族中因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八部合音」聞名於世,是以下哪一族?
*
2 points
魯凱族
布農族
賽夏族
阿美族
阿美族人相較於其他臺灣原住民接觸貨幣的時間較早。在日治後期,阿美族人曾大量種植何物及香茅等經濟作物,以換取貨幣?
*
2 points
小米
芋頭
地瓜
甘蔗
以下關於「原住民族地區」的敘述何者正確?
*
2 points
係指所有原住民現在居住地區
係指原住民傳統居住,具歷史淵源及文化地區
係指原住民報請政府後指定居住地
係指原住民族與漢人新舊文化融合地區
下列何者是曝曬紫外線對人體健康的傷害?
*
2 points
黑素瘤
呼吸道灼傷
聽力降低
味覺退化
臺灣有許多農地皆受重金屬污染,下列何種元素為污染臺灣農地八大重金屬之一?
*
2 points
鐵
鎘
鉬
鋁
以下PM10的定義何者正確?
*
2 points
PM10係指10種懸浮微粒
PM10係指每分鐘檢測到的懸浮微粒數
PM10係指微粒氣動粒徑大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
PM10係指微粒氣動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
「酸雨」乃因眾多人為因素產生,下列何者正確?
*
2 points
農藥噴灑
石化工業
海邊戲水
打掃街道
一氧化碳(CO)為空氣污染指標監測項目之一,其顏色為何?
*
2 points
赤褐色
無色
白色
綠色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為了何種議題而簽訂了「長距離越境大氣污染條約」?
*
2 points
酸雨
沙塵暴
溫室效應
海洋污染
「飛魚祭」是臺灣原住民中哪一族的傳統祭典?
*
2 points
阿美族
卑南族
泰雅族
達悟族
臺灣南島語族的文化特徵為何?
*
2 points
建造地下居住屋以親近土地
精耕細作
擅長狩獵魚撈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以下哪一族介於北方的泰雅族及南方的布農族之間,發源地為德鹿灣,現居仁愛鄉春陽溫泉一帶,主要以臺灣中部及東部地域為其活動範圍?
*
2 points
撒奇萊雅族
噶瑪蘭族
賽德克族
太魯閣族
要如何確保土地承租給別人時不受到污染?
*
2 points
土地承租時依法收取保證金
租賃(ㄌ一ㄣˋ)契約中增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責任相關條文
請環保人員定期到場稽查
禁止工廠夜間營運
臺灣於民國幾年成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負責國內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管制及整治復育作業?
*
2 points
民國80年
民國86年
民國90年
民國93年
請問有關空氣污染指標(PSI)之定義,以下何者敘述正確?
*
2 points
以當日PM10之副指標為該測站當日之PSI值
以當日二氧化硫之副指標平均值為該測站當日之PSI值
以當日5項污染物副指標之平均值為該測站當日之PSI值
以當日5項污染物副指標之最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PSI值
樹皮衣是阿美族相當重要的生活技藝,目前都蘭的族人及馬太鞍族人均有製作,請問關於樹皮衣的敘述何者正確?
*
2 points
作為獵裝使用可防止如咬人貓的傷害
祭師舉行豐年祭時所著的服裝
都蘭阿美族人製作樹皮衣的材料來自構樹
樹皮衣非常悶熱且不耐洗
Submit
Page 1 of 1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
Forms
Help and feedback
Help Forms improv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