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間 Between Screenings〉訂購表單
黑銀雙色平版印刷, 18x12cm, 368頁, 432克, 中英雙語, 定價800元, dmp editions出版, ISBN 978-986-99398-1-2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書籍資訊

▧  放映間 Between Screenings

收錄臺灣藝術家林羿綺2009-2020年間的影像作品,其創作關注的面向,包含歷史脈絡下的邊緣眷村場域再到東亞移民的離散經驗,藝術家考掘自身生命經歷與家族史料,解構記憶、夢境與口述傳說轉化為敘事文本,結合動態影像與空間裝置專長,創作出極具魅化風格的影像作品。透過學者針對作品脈絡的觀察書寫,並與影像、劇場、文學及藝術史領域的創作與研究者對談,解析靈感思維與創作細節,深度探尋林羿綺的創作世界。

本書的構想來自於一場影像實驗,試圖將時基影像作品在平面書籍上印製出版,經由讀者的翻閱行為,進行紙上放映,讓影像作品得以遊走在銀幕以外。「放映間」不只是播映場域的專有名詞,更是擴延影像載體的另一種實踐。


▧  作者簡介

林羿綺 (b.1986)

現居於臺灣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受過當代藝術與電影製作訓練,主要創作以錄像、實驗電影和影像裝置為主。

近年創作聚焦於歷史脈絡下的族群離散經驗、與記憶和夢境的採集。將動態影像轉化為降靈媒介,重新編導出個體生命經驗在當代時空中的魅化樣態,以召喚邊緣敘事,進行對於國族、歷史和群眾記憶間的再生產。

曾受邀參與2021韓國光州雙年展臺灣C-LAB主題館、2019印尼日惹雙年展臺灣館;參加多項國內外策展案、影展、與駐村計劃;曾榮獲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決選、2019美國邁阿密Pulse Prize首獎、第40屆與42屆金穗獎學生實驗類首獎、2018高雄獎首獎、2018文化部MIT新人特區、2018臺北美術獎優選等殊榮。


▧  專文作者簡介

曾少千 -〈奶油派與汽油彈:林羿綺的影像世界〉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現代與當代藝術,特別關注身體政治、地景變遷、運動文化、自然史的課題。曾擔任科技部人文司藝術學門副召集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訪問學者、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發表多篇論文於國內外期刊、學術專書、展覽圖錄,並且創辦《漫遊藝術史》網站。

史惟筑-〈以身體作為歷史與記憶的時間演練場〉
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及範圍以電影美學、當代視覺藝術、影像教育為主。


▧  對談者簡介

Shake - 對談作品〈復興夢〉
影像創作者,畢業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以電影書寫作為實驗影像敘事的方法。近年創作多關注亞洲地緣政治與個人歷史、文學、大眾流行文化等文件檔案研究,遊走於虛構/非虛構的界線,企圖實驗敘事形式的可能。

梁云繻 Soma - 對談作品〈餘燼三部曲II:盛宴〉
展覽策劃與文字工作者,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近年工作經歷包含展覽與藝術活動籌辦、國際駐村交流、以及視覺文化書寫。

李奧森 Val - 對談作品〈父域安魂曲〉
導演、藝術家,於 2008 年與陳必綺以「鬼丘鬼鏟」為代號創作至今。

陳又津- 對談作品〈信使I - 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文學作家,生長於臺北三重。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著有《少女忽必烈》、《準台北人》、《跨界通訊》、《新手作家求生指南》、《我媽的寶就是我》。

林君燁- 對談作品〈信使II - 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
2018 以前在布拉格念攝影,身為使用照片的人,對當代觀眾如何觀看產生持續性的疑問,因此不斷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刺探那些關於影像的事。2018夏天開始「傻瓜書日(Fotobook DUMMIES Day)」,辦書市集、線上書店與各樣延伸自影像和自出版的相關計畫。

王歡- 對談作品〈雙生〉
寫作者、藝評人和策展人,致力於維繫藝術性的思想寫作,在實踐中以去文體化的方式展開書寫。藝術評論散見於眾多刊物及媒體,包括:ARTFORUM 中文網、藝術界 LEAP、STUDIO VOICE、Ocula等。


▧  製作團隊

編輯-林羿綺、Shauba Chang|助理編輯-吳瑀俐|藝術方向-Shauba Chang|助理設計-黃正亞|
翻譯-吳迺菲、黃鈴珺|校對-陳奕文|出版-我親出版 dmp editions|

作品專文節錄

► 奶油派與汽油彈:林羿綺的影像世界|曾少千

「 觀看林羿綺十多年來的作品,從《一秒鐘雕塑》到《雙生》,影片類型越來越豐富複雜,涵蓋散文紀錄片、多頻道影像裝置、搭景劇情片,整體展現變化多端的題材和風格。她以旺盛的想像力和同理心,穿梭在夢境和現實之間,考掘童年記憶和家族離散的歷史,關切眷村的拆遷和地方的興衰。在這光影流轉的影像世界裡,藝術家的身體動作或聲音旁白,皆出現在每一部影片中,她的氣息深刻銘印在作品上。

藝術電影關注影像的特質、研發影像的潛能與探索影像的表意過程,它通常會打破主流電影的敘事章法、改變劇情的節奏、挑戰觀看的習慣。林羿綺的作品亦具有這些特徵,並非滿足一般大眾在感官愉悅與理解故事上的需求。她營造疏離又明澈的觀看體驗,維繫影像珍貴的記錄用途,又彰顯影像虛構過程當中的多重取徑。她不僅以奶油派和汽油彈,塑造創造性破壞的醒目象徵,更在陰陽兩界、不同世代、多重國籍文化之間,努力建立溝通的橋樑,打造情感飽滿的鏈結。」


► 以身體作為歷史與記憶的時間演練場|史惟筑

「 在林羿綺的六件作品中,以「 私歷史」處理「大環境」的創作意圖,透過不同形式的搬演策略,將歷史記憶影像化,並以肉身造影,將記憶影像歷史化。前者以引用、複用為方法,形象化非物質性記憶,讓歷史記憶得以可見;後者則以身體作為觸媒,在可見歷史上複寫另一道言說。身體作為能動,證成記憶視覺化、聽覺化與觸覺化的能力,並創造新歷史言說的影像。

於是,身體在林羿綺的作品中成為造影劑,也是影像造影「記」的美學書寫型態。身體的在場或行動,同時彰顯複寫的言語與方式,記錄了觀點與美學經驗共時性的成形軌跡,強調故事的言說與美學過程。影像成為介面,迎來肉身造影多重時空相互交織的敘事場域,在此,當代凝視與過往遺跡重新交會,並創造從記憶出發再回到記憶反身性歷史言說的旅程。」


作品對談節錄
► 復興夢|Malady Revival Malady|2013

Shake:我很少使用主導觀眾視角的鏡頭,滿暴力的,可是妳〈復興夢〉用滿多上述與變焦鏡頭,想知道妳要表達什麼?
羿綺:〈復興夢〉對我來說是滿偏執的作品,當時腦中對於錄像或者是影像的運動,充滿了許多疑問與堅持,也一直在思考什麼是純粹的影像,所以這部作品沒有使用任何旁白與配樂,很單純的想要使用鏡頭運動以及場景編排來展現敘事,也許是這樣,才會有主導式鏡頭吧,直接用畫面來帶領觀眾的想像。


► 餘燼三部曲 II : 盛宴|Ember Trilogy II - Feast|2014
Soma:〈餘燼三部曲II-盛宴〉的章節標題畢竟是盛宴,影片也出現大量特殊食材,紅石榴、紫甘藍之外,還有作為交談對象的鮭魚頭,妳其後的作品,例如〈父域安魂曲〉也有泥鰍橋段,可否聊聊這些血色的、腥滑的意象的使用?
羿綺:魚對我來說有很強的靈動性,應該是來自童年看到的恐怖都市傳說,與魚的面孔對望時,會有毛骨悚然的異生物感,所以鮭魚頭在這裡也成為了讓靈體附身的容器。〈父域安魂曲〉裡的泥鰍除了異質感外,我更把牠的生物習性轉化為情慾流動的隱喻。但經妳這樣一說,反而越懼怕,作品就越會運用這些生物,後來〈雙生〉也出現了形體更像異形的鱟。


► 父域安魂曲|Requiem for the Dream of Father|2017

Val:我的好朋友也是被一群眷村媽媽帶大,她們會給嬰兒喝啤酒、抽煙,我朋友小學就會開車。那群媽媽們出去,搖下車窗看到誰都說:「幹你娘,你好醜。」她們講話不是脫序,而是不把秩序放在眼裡。
羿綺:哈哈,跟我的經驗很像,只是性別顛倒過來,我父親和他那群兄弟也是極其放蕩不羈的過生活,我們這些小孩們,就在一旁看著自己的爸爸喝酒鬧事,我父親就曾經滿手是血的,捏著一顆某人剛被他打掉的牙齒送我,很暴力、但也充滿黑色幽默。


► 信使 I - 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Nanyang Express I : Trans-drifting and South Sea Crossing|2018

羿綺:我很好奇,像東南亞移民對臺灣觀眾來說比較陌生,妳都如何和讀者溝通?講述自己家族故事時,該如何讓大眾產生共感呢?
又津:對我來說,臺灣讀者有時跟移民的處境差不多,即使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常常也不知道當地的歷史。移民這件事,不管是島內還是跨國都是移民,要面對許許多多的挑戰,至於東南亞則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而過去的「南洋」和現在的東南亞有何差異,明白了以後,或許我們才會知道,現在的自己是怎麼形成的吧。


► 信使II - 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Nanyang Express II: Eternal Wandering and Tropical Pursuing|2020

君燁:看到〈信使II-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時會一直想到夢境、回憶和現實之間也存在時差。
羿綺:作品現場感受很重要,撤展前我花了點時間坐在長椅上,面對環繞的影格畫面,會從內心冒出孤寂空曠感,那種感知不是靠閱讀展場資訊得來的,影像彼此的時間差也讓這些感受不真實起來。

► 雙生|Doppelganger|2020

王歡:藝術家需要做的努力或許正是在於如何轉化自身的東西,去引起他人的共情。
羿綺:講述自身記憶是一種異質經驗群眾化的過程,我會在作品中埋下許多觸發觀眾共感的線索,有時是人性的情感、有時是時代物件,雖然是自身經驗,但我還是開放讓觀眾有可以介入討論的位置,而不是說出觀眾不暸解作品,是因為不懂藝術這種話語。
王歡:沒錯,藝術「生效」的時刻往往發生在那些雙方真誠地「生產與觀看」的細微和具體之中。只不過從歷史的書寫技術來看,整個藝術系統太容易用主題去歸納作品,被歸納所帶來的簡化問題其實是藝術工作者需要小心的。

書籍外觀
書籍內頁
加購項目:關於《在熱帶,》

作者:呂易倫、林羿綺

書籍簡介:

「電影《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片名來自法國諺語: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打四百下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今日高雄左營崇實新村的老房子,在我們的見證下,著著實實被打了四百下之多。」
-藝術家日記摘錄

《在熱帶,》收錄由藝術家呂易倫與林羿綺在2011到2016年間「左營計劃」的駐地紀錄,一段生活於位在熱帶的左營眷村所經歷的遷徙敘事。透過日記式散記與大量影像紀錄,體現了創作上的變化與在荒地所觸及的異質田野經驗。

《在熱帶,》封面
《在熱帶,》內頁照片
訂購資訊
▧  藝術家自售價:750元(含運)

▧  與《在熱帶,》合購:1500元(含運)

▧  取書方式:郵寄 (防疫期間,固定每週一寄出)

▧  匯款資料:台新銀行 (812) 2106100 - 9605902
     戶名:林羿綺

訂購選項
Clear selection
姓名 *
手機號碼 *
電子郵件 Email *
書籍訂購數量 *
郵寄地址(含郵遞區號) *
匯款後3碼 *
匯款日期 *
MM
/
DD
/
YYYY
訂購備註(是否需簽名)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