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0605
蘇軾認為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老題目雖已被做到滾瓜爛熟,但其核心意義仍值得複習。
讀書百遍義自見,希望作答者在回顧這些老考題時,能發現到與新題潮流前後呼應之處。
但別忘了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為學切忌囫圇吞棗
祝各位竿頭日上,每日有所進步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下列公文「稱謂語」與使用對象,何者不正確?(101TC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關於公文,下列何者正確?(100YS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請問以下稱謂何者有誤?(101淡大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下列各組詞語中,前後「」讀音不同的是(101TC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甲:櫛比鱗次 乙:詡詡如生 丙:玩歲愒時 丁:恃寵而嬌 戊:感同深受 己:忸怩作態 庚:彰善憚惡 辛:老幼妍嗤。 以上成語用字均正確者:(100CM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尉遲」是一個複姓。「尉遲」的「尉」和下列那一字同音?(100YS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諷刺是一種文學創作法,常採用誇張、渲染的方式,暴露被諷刺者的矛盾、可惡、 可笑之處,以達到批判的目的。下列作品中,充分運用諷刺手法者: 甲:《世說新語》 乙:《聊齋志異》 丙:《老殘遊記》 丁:《儒林外史》 戊:《西廂記》 己:《三國演義》(100CM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關於作者跟作品及其文學成就的地位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100YS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以下其人其書的敘述,何者錯誤:(100CM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關於我國近現代文學作家作品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100YS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下列行業類對聯,配對錯誤者:(100CM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競出,下列文句所表達的思想與流派配對正確者為?(100彰師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又謂「小孝用力,中孝用勞, 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 下列敘述何者貼切?(101TC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書》教也;□ □□□,《樂》教也;□□□□,《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春秋》教也。」 (《禮記.經解》)上文「□□□□」依序應填入:(100YS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漢.桓譚《新論.見徵》: 傳記言: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旁,曰:「此且有火災。」即教使更 為曲突,而遠徙其薪。灶家不聽。後災,火果及積薪,而燔其屋。鄰里并救擊,乃滅止。 而亨羊具酒,以勞謝救火者;曲突遠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飲飯。智者譏之云:「教人曲 突遠薪,固無恩澤;焦頭爛額,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 上述故事中作者的意旨是:(101TC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世說新語•言語》:「桓公(溫)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琊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 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關於桓公(溫)所感慨者,下列描述何者最為 接近(101TCU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三蝨相與訟,一蝨過之,曰:「訟者奚說?」 三蝨曰:「爭肥饒之地。」一蝨曰:「若亦不患臘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 於是乃相與聚嘬其血而食之。 彘臞,人乃弗殺。(韓非《韓非子》)(100YSU
本文之主旨,意在說明下列那一種道理?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文章中的「若亦不患臘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兩個「若」字之用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 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 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為質矣!吾无與言之矣!」(《莊子‧徐无鬼》)(100CMU
匠石無法為宋元君「為之」的原因是: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以下「顧」字,與「顧謂從者曰」的「顧」,意義相同者:
5 points
Clear selection
Submit
Clear form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Report Abus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